展览回顾|湘土营建·从传统乡土到当代乡建
摘要:湖南大学参加第二十七届民居建筑学术年会——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成果邀请展
第二十七届民居建筑学术年会——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成果邀请展于2023年5月12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顺利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建筑杂志社承办,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中国建筑科技馆、中共永嘉县委宣传部、永嘉县住建局协办。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受邀参展。卢健松、许昊皓老师承担策展组织工作,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参与数据梳理与排版布展。本文回顾记录策展、布展、参展的整个经历。
第二十七屆中國民居建筑学术年會——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成果邀请展
文野形构:中國傳統聚居的过去、当代与未来
接到组委会邀请,2022年7月,卢健松老师、许昊皓老师、张月霜博士研究生,组织学院各个乡村建设研究团队共同成立策划团队,共同商议,将湖南大学参展主题定为“湘土营建·从传统乡土到当代乡建”。
卢健松教授指出,“民居研究是建筑文化自信以及地方建筑创作的基石。20世纪30年代以来,湖湘民居的研究一直与湖南大学的建筑学科发展紧密关联。”展览包括“湖湘聚落”(柳肃教授团队), “地方转译”(魏春雨教授团队), “湘土田园”(徐峰教授团队), “在地营建”(卢健松教授团队)四个部分。
展览布置分区示意图,展区14为湖南大学展区
7-8月,策展团队从展板内容、模型选取、视频制作和展台布置等多个方面展开研讨,并进行了大量成果筛选和资料整理工作。同时,邀请柳肃教授为此次展览执笔,题写了“湘土营建”主标题,以及四个方向的副标题。
柳肃教授为湖南大学展览题字
2022年9月,策划团队同步开展民居会展览视频的制作,许昊皓老师指导江欣城、方嘉泓等多名“HNU建筑媒介实验室”成员共同制作,团队收集了“传统聚居和民居的过去、当代和未来”的诸多命题,分别对柳肃老师、魏春雨老师、徐峰老师、卢健松老师进行了采访,并于2022年10月底完成了视频录制和剪辑工作。
卢健松教授录制展览视频
策划成员与HNU建筑媒介实验室成员工作合影
2023年4月初,在收到华中科技大学民居会重启的通知后,策划团队对参展资料与实物再次进行校阅和确认,并补充了展台需布置的书籍和明信片。
在学院资料室收集、整理参展书籍
乘车运送湖南大学参展模型前拍摄
2023年5月11日,许昊皓老师带领策划团队的4名研究生顺利抵达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进行布展,对展板和视频内容、模型摆放、书籍和明信片位置一一确认。
布展分队抵达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一楼展厅入口
布展分队成员正在确认和布置展品
布展分队成员精心调整展品与展台关系
布展分队当天完成展区布置时天色已晚,也见到了其他高校的同辈及老师学者,大家都在为此次展览的顺利开展而共同努力,下面是湖南大学展区多角度的定妆照。
湖南大学展区实景照片
湖南大学展区-策划团队合影
2023年5月12日下午14点30分,第27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文野形构——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成果邀请展”开幕式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楼展厅举行。出席开幕式现场的有来自国内众多顶尖高校的专家学者,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卢健松教授在开幕式上对湖南大学展区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卢健松教授在介绍中指出,民居不仅代表着传统与过去,更揭示了建筑最本源的做法和最本质的意义,同时也展示了建筑中人的生活。
卢健松教授在展览开幕式上发言
展览开幕式大合影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开幕式结束后,现场一同参展的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柳肃教授、徐峰教授、何韶瑶教授等多名老师及其团队也来到湖南大学展区参观交流,并合影留念。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柳肃教授、李杨文昭在湖南大学展区参观交流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徐峰院长在湖南大学展区合影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柳肃教授、何韶瑶教授团队在湖南大学展区合影
本次展览的整体回顾在此告一段落,在半年多的策划筹备过程,策划团队得到了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卢健松教授、柳肃教授、魏春雨教授、徐峰教授、许昊皓老师等诸多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他们为本次展览内容、访谈录制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与时间精力,在此表示感谢;还要感谢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文物与古建筑设计研究所,以及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李雨薇、李杨文昭、欧阳胜、彭凡等各研究团队成员帮助资料收集;同时,感谢龙腾慧老师对本次布展工作的倾情支持,全程护送湖南大学参展资料,使展览工作圆满落地。
展览主题:湘土营建·从传统乡土到当代乡建
展览单位:湖南大学
策划团队:卢健松、许昊皓、张月霜
陈钊宏、李雨薇、李杨文昭、彭 凡、江欣城、方嘉泓、李鸿申、潘柯豫、高逸凡
展览题字:柳 肃
湖南大学展区明信片展示(滑动查看)
文字撰写:陈钊宏
图文编辑:陈钊宏
文稿审阅:张月霜、苏妍
图片来源:除特别标注外,图片均来自卢健松工作室、HNU建筑媒介实验室
支持单位: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当代乡建研究中心
湖南有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联系邮箱:YoutianArchitect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