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知山河:澳门与内地侗寨活化联合设计工作营

举办单位
湖南大学(HNU)、澳门科技大学(MUST)
指导老师
湖南大学:卢健松老师、徐峰老师、季铁老师
澳门科技大学:葉茜老师、朱柏葳老师
参与团队
湖南大学:康佑嘉、夏胜、吴瑞泽、吴薇、彭凡、易子涵、熊巍、黎文广、滕妍馨、
武星廷、汪琳琪、刘梓健、刘印骁
澳门科技大学:张渝妮、戴嘉翚、何東俊、羅嘉铭、陳倚桐、黄旨霖、梁嘉晴、郑熙

 


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7日,湖南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建筑学与人文艺术学相关师生在湖南省长沙市和怀化市通道县的横岭村,皇都村和坪坦村等地区,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参观、调研、及设计活化侗寨乡村的活动。

工作营回顾

Day1(2019.10.1)

赏秀美岳麓·游山水洲城

▲澳门科技大学师生岳麓书院合影

湖南大学卢健松教授带领澳门科技大学和湖南大学师生参观岳麓书院,并沿湖南大学中轴线游览柳士英先生设计的早期建筑群,让澳门学子们初步了解了湖南大学的前世今生,感受到了湖湘文化的渊源,促进了两岸学子的文化交流。

▲湖南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师生见面会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魏春雨院长、卢健松教授、徐峰教授和澳门科技大学葉茜老师针对两所学校的办学特色、特色学科、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师生们在互相了解之后,深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楼实地参观了办学成果和学院教学环境。

▲两校师生参观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下午工作营团队在长沙市内参观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及梅溪湖艺术中心,体验长沙山水洲城的热情。

Day2(2019.10.2)

上山下乡·初识皇都

▲参观“武陵山非遗文创中心”

在从长沙前往怀化通道县皇都村的过程中,同学们在怀化创新中心参观了“武陵山非遗文创中心”,感受了现代设计与侗族文化之间的碰撞。

▲卢健松老师乡建课堂《倾听,作为设计方法》

▲季铁老师分享新通道计划

傍晚,在皇都营地卢健松老师介绍有田工作室乡建成果,以《倾听,作为设计方法》为题探讨“建筑师如何适宜介入乡村,如何为乡村建造适宜的房屋,如何让现代建造经验在乡村传播”;季铁老师分享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在新通道计划中所取得的设计成果。同学们对于我国的乡村建设发展进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激起了他们深入了解乡村建设机遇与挑战的兴趣。

Day3(2019.10.3)

漫步横岭·乡建课堂

▲村民纳凉

相较于皇都村,横岭村是一个原生态、未被过度商业化的村庄,同学们在横岭村感受到和城市截然不同的悠远宁静,体验了侗寨文化,参观了村寨小学、戏台和鼓楼,并与村民聊天交流,了解村民的日常生活。

▲ 朱柏葳老师课堂情景

▲季铁老师和卢健松老师课堂对话

下午工作营成员在侗寨鼓楼听取老师们的研究成果分享,这一幕与村民乘凉的场景形成和谐的景象。

▲课堂上的师生

课堂中,朱柏葳老师以《澳科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与研究分享:学生创造力系统提升的质量结合评价模型》为题探讨设计教学的难点与她所做的相关研究;季铁老师分享了他的团队为乡村建设发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以《国际视野下美好乡村建设的新通道》为题进行主题分享;徐峰老师分享了他对于传统村落之中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并以《气候·传统民居·绿色建筑》为题作了案例研讨。最后通过卢健松老师主持的提问环节,成员们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大家也因此察觉到不同地区、身份、角色的人们看待同一问题的不同视角。

Day4(2019.10.4)

游坪坦村·无人机倾斜摄影·学生交流

▲无人机拍摄的横岭村

▲学习无人机倾斜摄影航拍技术

上午在坪坦乡游览之后,由徐峰老师团队介绍无人机倾斜摄影航拍技术,并使用无人机收集了反映村落建筑相关空间布局的影像相片数据,从更为宏观的视角了解到村落建筑间的空间关系。

▲吴瑞泽同学分享交流

  • 傍晚时分,学生们开始了自由分享交流会。澳门科技大学的三名同学张渝妮、郑熙、戴嘉翚分别做了主题分享,题目名称依次是《沙灣古鎮傳統民俗文化與其承載空間的智慧復興》、《X-case》以及《大乐之野集装箱民宿》,此后湖南大学的两名同学吴瑞泽、吴薇也分别做了主题为《研一在地设计实践经历》、《comunal学习成果》的分享,大家的交流分享涉及专业技术学习、设计实习经历、文化与建筑的思考等诸多领域,各有侧重,彼此的互动与交流加深了双方的友谊。

Day5(2019.10.5)

乡村调研与走访

由澳门科技大学两位老师的组织下,在皇都村及横岭村进行现场调研与走访。所有同学分为三组,一组在皇都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一组进行调研之后的节点设计,还有一组在横岭村进行古建测绘及调研走访。通过探索传统乡村的空间设计与营建技术领域,同学们为传统空间活化提出了更多创新性解决方案。

▲调研走访的学生

Day6(2019.10.6)

成果研讨分析·Leica Blk仪器测绘

测绘组选取横岭村一座鼓楼进行Leica Blk仪器扫描测绘,实践中同学们了解了三维扫描仪器的工作原理。午后,皇都调研组、设计组进行成果研讨,最后由朱柏葳老师运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同学调研成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游客对于传统乡村关注的五个构面中,视觉美占第一位,其次是地方辨识度,因此以游客吸引为目标的情况下,应注重这两部分的营造与评估。

▲成员合照

通过这次“侗知山河:澳门与内地侗寨活化联合设计工作营”的学习,澳门学生了解了内地乡村生活,使得澳门同学更加关注内地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期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共同努力;加深了内地与澳门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与当地人进行沟通,观察侗寨建筑与空间的特色,学习建筑扫描、测绘的方法,以侗寨公共空间利用和保护为主线,积极了激发村民的参与意愿,促进侗寨活化进程,最后提升了实际问题发掘与设计介入的创新能力。

LUJIANSONG  ARCHITECTS